临沂文明网 > 红色文化 > 聚焦
弘扬沂蒙精神 奋进新时代
发表时间:2020-07-08   来源:临沂文明网

  弘扬沂蒙精神 奋进新时代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观后感

  根据市直机关工委要求,7月1日我们集体观看了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熟悉的沂蒙旋律、震撼的舞台表演、动人的故事情节,展现了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感人场面。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把沂蒙精神上升到了全党精神的层面,揭示了沂蒙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共性内涵,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实的宗旨意识、坚强的党性修养、坚韧的奋斗品格、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准概括了沂蒙精神的个性特质,就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头望,革命先辈血洒疆场。

  海棠送林生参军是《沂蒙山》中送郎当兵的一个场景,看到这,我们不由就会想起在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岁月里,沂蒙人民拥军支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景。

  "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我们沂蒙山的男人就的去杀小鬼子!"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参军就意味着奉献,是流血,甚至是牺牲,沂蒙山的汉子们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就知道一条保卫家乡,杀鬼子,用最朴素的情怀彰显了牺牲小我、保家卫国的革命情怀。

  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像海棠、林生一样的革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领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用青春践行了"为共产主义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用热血让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

  看今朝,沂蒙青年用奋斗书写人生华章。

  2019年3月30日17时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临沂4名位救火英雄与其他23位战友一道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面对危险,舍我其谁的气魄令人敬佩,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动了四川,也感动了全中国。他们用大无畏的精神向火而行,用年轻的生命守护人间安宁,大火无情 英雄不朽!

  沂蒙军人王成龙在部队长途拉练过程中,一辆失控的违规大货车,向夜行军队伍疾驰而来,危机时刻,王成龙瞬间推开了自己的战友,被货车碾推至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此时距他毕业下连,仅仅一个月。这名任职不到一个月的军官,将23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他挚爱的练兵场。他的猝然离去,让多少人为之扼腕痛心,又令多少人肃然起敬!生死瞬间,他选择推开战友的一刹那,是他来不及的告别,是他最美青春的绽放。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不止是徐鹏龙、赵永一、张帅、康荣臻、王成龙,还有无数新时代的沂蒙青年接过我们先辈的接力棒,在新的征程中,继续敢为人先、接续奋斗。

  八百里蒙山巍峨纵横、一千里沂河浩浩汤汤,在这一片承载梦想的热土上,镌刻着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与使命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感召和激励广大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接力棒也必将会传到我们的手上。根据省委刘家义书记对临沂提出的定位要求,我们新时代沂蒙青年如何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唯有忘初心跟党走、青春担当我为先,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青春韶华,才能在加快推进"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的生动实践中奋力书写无愧于强国一代的使命和担当!

责任编辑:全磊
主办单位: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 备案号:鲁ICP备11003406
技术支持:山东机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