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不信不立,事不诚不行。古往今来,诚信即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现今,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人格魅力,是打开人与人之间交往隔阂的金钥匙;对企业而言,诚信是无形的资产,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利条件;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城市文明的名片,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对国家而言,诚信是大国的气概,是国家繁荣昌盛、自强自立的基石,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让好家风成为培育诚信品质的沃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不应只是局限于校园教育。传统美德的传承,需要以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作为重要载体和途径。成功的教育是从小培育良好的习惯开始的,与其费尽唇舌、挖空心思地去展示所谓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如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为他培养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习惯成自然,当诚实守信成一种习惯时,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日用而不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 让榜样力量浇灌诚信之苗茁壮成长。弘扬诚信美德,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好的楷模是最好的教材。大力倡导诚信之风,要将诚信建设与各单位、各企业、各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掘典型、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大力培养未成年人诚信观念,培养当代未成年人的使命感、责任感,鼓励未成年人通过坚持诚信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同营造守信者受尊重、得回报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制度建设呵护诚信行为习惯养成。个体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而坚守诚信不能只是一句高大上的口号,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要善于利用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用制度笼子约束失信行为,这就不仅仅让群众坚守诚信,更要让群众不敢失信。要加强对守信者的制度保障,健全对失信者的监督曝光和惩罚机制,大力培养民众遵纪守法意识,深刻了解失信的代价,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进程。 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个人的诚信、成长成才与国家未来命运的关系,通过齐抓共管,建设好诚信的制度根基,让自我的诚信自觉有力推动社会诚信,最终让诚信成为祖国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费县教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