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明网 > 文明评论
传承家族观念 打造优良家风
发表时间:2020-09-10   来源:临沂文明网

  家族观念一直深植于人们心中,在漫长的历史当中,维系着一个家族的感情与发展。然而,最近的一项网站调查显示:有七成网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有八成的网民家庭起名时不再按照辈分,有九成的网民家庭没有家训。家谱没有了,祠堂不见了,家族集体祭祖活动也很少看到了。但是,“家族观念”真的过时了吗?我认为绝非如此!

  时代呼唤家族意识,数万家庭可共同加强社会凝聚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族观念可以让人们励志合群,可以更好地引导人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从家族、宗族到民族,是从现实出发构建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人们在基本价值观念、基本道德观念、基本思维方式上的缺失,会导致当代人在社会责任感、信誉度等方面出现偏差。因此,通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通过祭祀、相聚、团拜等方式,组织有积极意义的家族活动,对于建立人们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唤醒家族意识、凝聚社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呼唤家族意识,认祖归宗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呼唤。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是个极其重视宗族观念、世系传承的族群。一脉相承的血缘如同一条鲜明的烙印,深深镂刻在每个人心中。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建筑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家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冲击,但是,人们的家族情结还是深深扎根于意识深处,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使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的根,家族观念始终凝聚着亲情,认祖归宗永远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呼唤。

  教育呼唤家族意识,家庭的道德教育可优化育人环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未成年人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初始性的特征,对未成年人人格形成和品德培养作用重大。从家风、家教两个方面入手,以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为历史继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依据,以家庭和睦、未成年人发展为直接目标,以国家、民族、社会发展为终极指向,是现阶段我国家庭建设的主要任务。当代教育呼唤优秀家族文化的传承,呼吁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家族观念是塑造健全人格,优良品德不可或缺的因素,亦是一个家族凝神聚气的精神纽带。充满集体情怀的家族观念更能让一个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一个民族在躁动的时代立下稳定的根基,回到温暖的港湾。(平邑调查队宗成龙)

责任编辑:全磊
主办单位: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 备案号:鲁ICP备11003406
技术支持:山东机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